泸州人杨寅福,是一位曾在上世纪70年代落户农村的知识青年。返城40年后,在建材行业闯出一片天地的他,又放弃了在泸州城里惬意的晚年生活,回到他曾经插队落户的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插旗村。投资近200万元办起了生态农场,带领乡邻共同致富,以实现他多年夙愿。
返乡办起生态农场据了解,顺和农场占地35亩,拥有四个标准化牛舍,5片草场,饱含着曾在这里的老知青浓浓乡情。
“这是今年7月从山东引进的首批70头西蒙达尔小牛,现在已有200公斤重了。”杨寅福说:“两年后我准备把肉牛发展500头,把生态型农场扩大到200亩。”今年5月,杨寅福投资100多万元,在插旗村二组建起了顺和农场,发展肉牛养殖。“这儿不仅有丰茂的水草,还有村民废弃的大量稻草、桔干和玉米杆,它们都是肉牛的天然饲料。”
乡邻“家门口”就业“老杨每年春节都带着礼物来看我们,还帮我们到城里找工作,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插旗村2组村民张中明说。“现在每天我能割150公斤青草,在照顾家务的同时每月可以轻松挣1000多元,很划算。”据插旗村村主任雷文伦介绍,目前在插旗村像张中明这样在农场打工的“两栖”族有近20名。
“顺和农场已惠及200多名村民,土地流转后,村民不仅可收取土地流转费,还可在农场打工,相当于双倍收入。”村主任雷文伦说,“割草和打理牛棚的工人是附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
新建沼气池变废为宝“明年,我将配套建设养鱼池和草场,还准备投资200多万建一口大型日产600方的沼气池。牛粪可以用来肥土种草,牛尿可以用来产生沼气,实行循环生态。”杨寅福津津乐道地为记者介绍:“草料养牛,牛粪肥地,废料变沼气,料渣养鱼,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据杨寅福介绍,农场规模扩大后,将实行繁育、饲养、防疫和销售一体化服务,可以解决近100个村民就业,沼气池也能让村民使用清洁燃料。算一算
每头牛可获利1万元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进顺和农场,宽广整齐的田园农场一派新气象。牛舍、草场、绿化带错落有致,几位农村妇女正来回忙碌着。在牛舍内,一排排小牛悠闲地吃着青草。“这批牛每天要吃近500公斤青草,我准备饲养到每头重量达800公斤才出售,一头牛除开喂养成本,可获利1万多元。明年秋天就可以出售。”杨寅福说。
以上是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养牛场对返城40年后 知青回乡当“养牛倌”的看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本文出自:http://www.sdshfmy.com/NewsShow.asp?id=3398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源自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切勿做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