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华,土城子镇铁营子村村民,一位朴实、勤劳的农家妇女,有一个四口之家,女儿出嫁,儿子读初三。丈夫王占国是十里八村里出了名的敢闯敢拼的硬汉子。夫唱妇随,二人以一种敢干、不怕困难的创业精神,仅用5年时间,就成了当地的养牛大户和致富能手,现在创办了具备高标准规模化的远大肉牛养殖场,难能可贵的是她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养牛致富的道路。
土城子镇铁营子村以往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草场资源极度匮乏,不具备 “畜牧养殖”条件,大都靠种地为生,虽然有些水浇地,但是人均亩数也不多,导致农民收入并不乐观。可是求富心切的田爱华和丈夫王占国却选择了自己种草养育肥牛这个产业,从最初的十几头牛发展到现在的年出栏100多头,这10年中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也给她带来了不薄的收入,从2002年收入5000元左右,到2011年纯收入近16万元。在致富的道路上,她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2002年,田爱华购进了第一批牛,她像经营孩子那样经营着这批牛,每天凌晨3点起来拌料,5点至7点结束喂牛工作,接着是锄牛粪,给牛梳毛。从铡草、拌料、消毒、喂养、饮水等一系列程序,田爱华都尽心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批牛三个月就出栏了,比正常的育肥牛足足提前了一个月,获经济效益近5000元。凭着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使她在育肥牛养殖上赚了第一桶金。
村里流传这样的一句话:烧酒养牛,致富不愁。还真是这样,在经营育肥牛的同时,她又有了新想法,开办一个小型酿酒厂,这样既可以用玉米秸及玉米做酒,酒的价格能回来成本,酒糟刚好剩下来喂牛,营养丰富,是含高蛋白的好饲料。用酒糟喂养出来的牛膘肥体壮,长得快、出栏早。她还建了16个大型的贮存饲料的氨化池,收集和贮存了大量的牧草进行沼气利用、秸秆糖化,作为冬季养牛的上好饲料。
10年养牛的经历使田爱华积累了诸多的经验,用田大姐的话说就是要做到:勤学习、多观察、懂技术、善经营、走市场、看行情。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把育肥牛根据性别、年龄、和体重进行分群,育肥一般为3—6月(母牛3个月,牛犊6个月)开始阶段,大量喂干草和粗饲料,只给少量酒糟,促使胃容积增大(时间大约15天),随着时间增加酒糟、日粮和优质饲料的用量。按牛的百分之一的量每日增加一斤(玉米面和饲料)。并与镇兽医站联系,在配种改良、防疫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不懈努力,加之政府给予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她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她的棚圈规模已经达到了1100多平方米,棚圈通风采光好、干净整洁、宽敞舒适,电瓶车和三轮车可直接把草料添到牛槽里,节省了人力。现在的棚圈能存栏200多头牛,今年6月份通过镇、旗妇联的帮助,她获得了50000万元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就等棚圈建好后准备购买架子牛。
田爱华不但靠养牛成就了自己的致富业,还带动周边村组一些村民致富。她主动担任铁营子村育肥牛养殖妇女互助小组的组长,她以身作则,把自己所掌握的养殖技术无偿地提供给周围的姐妹们,并带领姐妹互相帮助抢抓雨季来临前粉草,准备下充足的饲草料。为了带动更多的姐妹加入互助组织,共同致富,她还利用农闲时间带领有养殖意愿的姐妹到外地参观学习,一切费用都是由她报销。她协助镇妇联向克旗妇联为互助组姐妹申请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今年2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成功落户到组中5户信用度高有发展潜力的姐妹手中,解决姐妹们资金短缺难题。周边40多户都从事舍饲养牛,每户平均每年收益5万余元。百姓都说她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致富带头人。
上一篇:养牛“土状元”致富“领头雁”
下一篇:暴雨灾区养牛场收到5000元捐助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源自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切勿做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