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主要发生在早春,因为天气多变,饲养治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本病的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泛起特异性的痘疹,羔羊较老龄羊敏感,死亡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
临诊症状该病的症状是在皮肤和黏膜上泛起痘疹。流行初期只有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到全群。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进。痘疹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病羊眼、面颊、尾及肢内侧、乳房、阴唇等处有红斑,逐渐发展为结节、水疱或脓疱,经7天~8天结痂脱落。有的病羊发生并发症及化脓菌感染,引起败血症而死亡。妊娠母羊发生流产。
剖检病变共剖检2只病死羊,除上述临诊所见病变外,养牛尸检前胃和第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痘疹病变。咽、喉和气管黏膜也有痘疹。肺的边沿泛起黄豆大小的痘疱。呼吸系统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 诊断实验室检修。染色镜检,将新形成未化脓的丘疹,制成超薄切片,经姬姆萨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卵形的原生小体。本养羊户从未用过羊痘疫苗。根据以上所述诊断为绵羊痘病。
防治加强饲养治理,对羊舍内外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彻底消毒,将病羊与羊群进行隔离。
治疗病羊(1)肌肉打针君杜,每公斤体重0.2ml,天天2次,连用3天。(2)为防止继发感染同时肌肉打针百乐美打针液,每公斤体重0.2ml,天天2次,连用3天。
全群饲料内混百毒力克。为防继发感染同时混泰诺欣,连用3天~5天。中药治疗方剂:板蓝根60g、金银花40g、龙胆草90g、升麻50g、连翘30g、野菊花40g、甘草30g,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每只羊按10g~40g平均拌入饲料内。病重羊用开水冲调,候温一次灌服。
个别体表病变较严峻的羊,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后,再涂擦碘甘油。 预防羊舍内外常常彻底消毒,每年按期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大小羊只一律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打针0.5ml,免疫期一年。
1.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修诊断为 小尾寒羊痘。
2.当羊群发生 小尾寒羊痘病时,应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羊群早日康复。笔者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并应用透疹解毒,清瘟解毒的中草药治疗本病效果非常理想,用药后症状迅速减轻,病羊很快康复,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3.为防止本病的发生,必需对羊舍内外环境常常消毒,小尾寒羊并每年按期进行预防接种。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源自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切勿做为商业目的使用。
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